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发展

互联网金融发展新趋势 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成有力竞争“武器”
发布时间:2015-12-18 11:02 作者:LUPA

来源:金融投资报

    今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开发布,《意见》指出,将鼓励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和个人的投融资需求。

这也意味着,互联网金融正式升级为国家重点战略,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创新被确定为“互联网+普惠金融”的重点方向,创新也将成为业内最火关键词。业内指出,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将获国家层面支持,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将成为互联网金融平台新的竞争。

互联网金融创新引业内热捧

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被列为“互联网+普惠金融”的重点方向之一,这意味着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将成为互联网金融平台新的竞争。

2013年,“互联网+”思维如同一场当代的文艺复兴席卷了几乎所有行业。2015年,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的杰出代表,已经改变了传统金融业态和格局。

不过,随着互联网金融行情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背离的情况相当普遍,金融市场形成了封闭的运行链条。诸如借贷平台上的资金在金融市场上大量囤积、循环利用,而不流入实体经济,这不仅无益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且其高利率积聚着极高的金融风险。

针对这一倾向,《意见》吹响了金融服务于小微企业、服务于普通民众、服务于实体经济、实现普惠金融的号角,明确表示“支持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设立互联网支付机构、网络借贷平台、股权众筹融资平台、网络金融产品销售平台,建立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

随后,业内纷纷分析指出,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被列为“互联网+普惠金融”的重点方向之一,意味着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将获国家层面支持,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将成为互联网金融平台新的竞争。

“我一直认为,在一个行业里能成功的企业一定是那些‘关键少数’。在2000年之前,谁都承认电子商务是未来的方向,因此做电子商务的互联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投资人士坦言,“今天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与那时的电子商务行业很像,也是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商业模式相似程度很高,产品和经营方式也同质化严重。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最后电子商务行业能活下来的不过是那寥寥数家企业。这寥寥数家都是当时行业中的‘关键少数’——它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市场,在产品服务上的创新成为了它们活下来的一大支撑。”

与此同时,不少投资人士认为,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金融首要完善平台开发,推进P2P平台发展重要利器,必将在未来迎来高增长。因此互联网金融会越来越受资本的青睐和追捧。

“宝宝”类产品收益持续走低

自今年2月起,货币基金类产品结束了持续半年之久的高收益,收益率纷纷下行。以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已跌破4%,吸引力不断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余额宝6月诞生,基金业掀起一波创设“互联网”基金的热潮,市场冠之以“宝宝”类产品。这股热潮在去年11月基金公司淘宝开店后达到高峰,前后相继有30多只互联网基金产品诞生。而后不断发展,根据wind统计,如今已有80余只互联网基金产品。

但时隔一年,“宝宝”类产品的创设热潮有些冷却。一方面,宝宝类产品的收益率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互联网行业更明显的“马太效应”让多数基金公司已经失去了兴趣。

在资本市场,“花无百日红”也一直是遵循不变的定律。自今年2月起,货币基金类产品结束了持续半年之久的高收益,收益率纷纷下行。今年5月,以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开始跌破5%,吸引力不断降低。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11月13日,互联网基金“宝宝”7日年化收益率高于5%的有22只,占比不到30%。根据wind统计,互联网基金“宝宝”有80余只,之间竞争十分激烈,传统形式的“宝宝”规模增长遇到了瓶颈。今年三季度末,这类产品的“老大”余额宝,都首度出现了季度规模下降。相比上季度末的5741亿元规模,其三季度期间净流出380多亿元。

事实上,自2015开年以来,央行先后五次降息降准,以降低融资成本,刺激经济增长,而余额宝的业务由于与此紧密相关,随着市场上的流动资金增多,余额宝的议价能力逐渐降低,七日年化收益率也不可避免地处于下滑通道中,日前更是创下了2.79%的历史新低。有资深人士指出,余额宝后劲不足的表现惹来用户强烈不满,再加上市场上其他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激烈竞争,余额宝大量资金流出、规模缩水。

除了余额宝以外,目前市场上各大理财产品收益大幅下滑,以余额宝为首的其他“理财宝宝”全线跌破3%。

P2P理财如火如荼

众可贷为了给广大理财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不同用户对产品期限及收益的要求,于近期上线了多款创新型理财产品。其中,以主打活期理财的产品——“天息宝”最为抢眼。

然而,与基金、银行理财、“理财宝宝”寒流来袭不同的是,互联网金融理财却发展得如火如荼。

从七月份出台的《指导意见》、《第三方支付征求意见稿》,到后来的经侦调查等都表明P2P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加速了P2P行业的洗牌,整个行业朝着更加规范、成熟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P2P还有行业综合12%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再加上可控的风险,P2P理财反超余额宝,成为新的理财首选。

据悉,继2015年9月10日宣布人脸识别进入公测之后,发展势头强劲的众可贷平台又一次凭借创新,聚焦了行业眼球。据悉,众可贷为了给广大理财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不同用户对产品期限及收益的要求,于近期上线了多款创新型理财产品。其中,以主打活期理财的产品——“天息宝”最为抢眼。

据悉,“天息宝”是一款类似于余额宝的活期理财产品,收益采用按日计息的方式,T+1即开始计息,年化收益最高可达7.5%,远高于余额宝及其他宝宝类理财产品,并且在T+1后每一天的0:00——16:00之前,都可以发起赎回请求。

此外,据众可贷方面介绍,“天息宝”的用户资金为第三方托管机构汇付天下托管,投资对象为该平台上的真实标的,包括消费信贷、供应链金融等。“众可贷本着真诚透明的原则,对于所有进入天息宝的项目都会进行严格的风控审核和尽职调查,所有天息宝内的项目都受到本息保障计划的保护。”众可贷方面表示。

满足用户需求做好服务

众可贷结合理财端和借款端用户的不同需求,以独特创新的方式,将天息宝的资金分散组合投资到货币基金,同时在退出时,为用户快速匹配资金,实现赎回请求。

据了解,众可贷平台于2014年11月上线运营,上线之初,推出的多为期限较长的固定收益产品,这是因为众可贷平台的理财标的均对应真实的借款业务,借款业务的期限一般较长且固定。但在众可贷运营接近一年的时间里,通过对大量理财用户的调研,发现多数理财用户偏好期限较短的标的。于是,众可贷结合理财端和借款端用户的不同需求,以独特创新的方式,将天息宝的资金分散组合投资到货币基金,高流动性债权,及部分短期标的中,同时在退出时,为用户快速匹配资金,实现赎回请求。这样就可以在不影响借款人用款周期的前提下,又满足理财用户短期、灵活的理财需求。

众可贷平台负责人吴进军还表示,“天息宝”产品是提高平台资金流动性的重要举措,也是为了更好地为投资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货币基金、宝宝类产品的现有规模,可以预见这一产品未来巨大的成长空间,“此次产品推出是众可贷在产品设计、创新上的阶段性成果。我们一直致力于为理财用户提供优质安全、期限灵活、收益多层的理财产品,平台同时还开发了债权转让功能,方便投资人在急需用钱时临时退出。

优化定期理财

众可贷即将于近期推出的定期理财计划,将以用户思维,演绎其作为互联网金融产品领跑者的各项优势,还未正式上线就已获得大批用户关注。

2015年,整个P2P行业成交量突破10000亿,在监管政策进一步落地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具备了互联网+金融双重属性,P2P行业在产品思维上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从以前的单一金融思维,转换互联网的用户思维模式,从产品和服务上满足用户需求。

众可贷即将于近期推出的定期理财计划,将以用户思维,演绎其作为互联网金融产品领跑者的各项优势,还未正式上线就已获得大批用户关注。

据悉,理财计划是众可贷提供的本金自动循环出借及到期自动转让退出的理财产品,产品锁定期分别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预期收益率依次为8%,10%,12%。收益率固定,100%本息保障,债权全部来源于平台优选借款项目。“智能分散投资,最严格的风控筛选;本息保障,风险备付金全额垫付;50元起投,当日计息,这是本次理财计划的三大特点,加入金额以50元起,且为50元的整数倍递增。为50,000元上限。”据众可贷人士介绍,此次理财计划购买成功当日计息,到期结息,收益计算公式:到期收益=本金×年化收益×锁定月数/12。

除此之外,此次众可贷推出的VIP尊享计划也受到广泛关注。据介绍,众可贷作为中介方,将借款人与投资人的需求(资金、期限、抵押方式等)进行一对一专项对接,在借贷双方达成借贷意向的情况下,签订借贷合同,并将抵押手续(他项权证)直接办理给投资人,以此满足投资人专项理财的需求,是确保投资人资金安全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竞争加剧,有行业人士这样认为,互联网思维给支付场景、生活方式带来巨变,吃饭、购物再也不用到处找pos机,连“理财”也有了眼花缭乱的形式。在大佬云集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一切优劣都被“粗暴”的摆上台面,各位“宝宝”使出浑身解数寻求突围,吸引多层次投资者关注。但是否被市场接受,终究要看产品本身的价值。

无疑,互联网技术变革赋予了整个金融行业巨大的梦想,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正在给金融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红利,而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也将引领新兴平台的不断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0905698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58号    Copyright © 2009-2021 LUPA
用户名:
登陆密码:
已登录成功

选择文件


点此下载模板>>

登陆失败
请重新登录